記者/呂學慧/整理報導
想打造社會美好願景、一起做些什麼的熱望,現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108年青年好政系列 – Let’s Talk」就是最好的機會,歡迎立刻與志同道合的夥伴擇定有興趣的主題,集思廣「議」、激盪發想。
臺灣四面環海,身為海島子民,你不能不知道臺灣漁業有多威!而於1934年創建的基隆正濱漁港,就曾為日據時期臺灣第一大港,以及北臺灣重要的遠洋漁業基地,但隨著船隻噸位變大、漁港水位漸漸不堪負荷,過去榮景現已消逝,漁港的經濟地位漸趨沒落。長期深耕基隆的「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有感於此,特別辦理Talk邀集青年共探如何在保留漁港傳統文化與維持經濟功能間找到平衡。
活動當天並邀請到2位地方創生工作者分享自身經驗,首先由甘樂文創林峻丞執行長以自身在三峽推展地方創生多年的經驗,提出塑造地方品牌代名詞的重要性,像是:宇治抹茶、新竹米粉,並強調規劃地方創生應抱持更深入、更長遠的眼光,嘗試將地方產業的專業技術帶進國中小課程,向下扎根,加深青少年與孩童對在地的情感,培養青年留鄉的能力。
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張敬業執行長則提到他抓緊鹿港因2010年燈會而再次成為觀光亮點的契機,透過藝術策展將地方文化與藝術結合,張執行長同時建議,在經營層面上可以規劃適當的消費行為來支持藝文活動辦理,才會具延續性。
藉由講者們的分享,青年們對漁港設立街區經濟自治會的可能性也拋出源源不絕的想法,包括透過街區經濟自治會扮演中性角色進而構築完善的內外資源整合平臺,並串聯在地居民,廣納與聆聽各個利害關係人的相關建議、由街區經濟自治會擔任協調角色,幫助在地居民解決公部門繁雜的行政程序、藉由成立股東會的方式,穩定組織經濟力量並強化居民參與度等,期待這些想法或建議也將能作為正濱漁港未來改變的曙光。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聯合新聞官網: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聯合新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nitednewsgroup/
讀者投稿專欄請至聯合新聞臉書: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