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國團公佈109年青年獎章得主名單

古董/臺北報導

        救國團109年「青年獎章」得獎名單出爐,今年計有10位來自醫學、消防、法律、公益等不同領域的優秀青年獲得殊榮,救國團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109年《青年獎章》得主名單公佈記者會,由救國團葛永光主任主持,活動另安排「青年小客廳」小型座談活動,邀請10位獲獎者分享個人寶貴經驗。

        救國團自民國45年起承 經國先生指示,開始舉辦青年節活動及《青年獎章》的選拔與頒授,旨在肯定及鼓勵青年的優異表現,並提供一個全國優秀青年交流的平台。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就曾表示,他在民國73年獲得《青年獎章》時,認識了當年同樣為獲獎人的侯友宜,日後都在政府為民服務,彼此間有很良好的互動協助。

1

        葛永光主任表示,社會上許多表揚活動,多針對個人成就來評定給獎,而救國團《青年獎章》的評選,除了依據候選人在專業領域上的卓越表現外,更著眼於他們的品格、奮鬥歷程,和對社會、國家、人群的貢獻,希望透過媒體的報導,讓更多人看見當代臺灣青年人的成就與熱血。

        今年救國團也首度舉辦「海外優秀青年表揚」,旨在獎勵海外華裔青年優良德行與傑出成就,以為全球華人學習楷模。今年獲得海外優秀青年有2名,分別由救國團華盛頓DC團友會及菲律賓團友會推薦。此外,記者會中也公佈獲得今年度榮獲社會優秀青年(21名)與大專優秀青年(115名)名單。

        葛主任特別感謝今年青年節活動各輔導單位的支持和指導,同時也讚揚今年負責各項活動的設計和規劃的17位執行委員,這些執行委員是由各國內各大專院校推選出來的,可說是菁英中的菁英,他們盡心盡力投入各項工作,充分展現當代青年的智慧和熱情。

        除優秀青年選拔與表揚活動外,救國團特將三月份訂為「青年關懷月」,由各縣市救國團,邀請當地高中職及大專校院青年代表共244位,結合政府機關、民間企業團體等單位,依地區特性及需求,推動「關懷小農」、「關懷弱勢及老人」、「關懷兒童」、「運動健康推廣」等全國連線公益活動,展現青年愛鄉愛土的情懷,總計辦理了210場次,計有13,642人次參加。此外各縣市救國團義工也自行籌辦捐血、社區美化、環保及保育推廣等公益活動,計7,319人次參與,總計整個三月份超過兩萬人參加相關活動。

        原定329青年節當天舉辦的表揚大會,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決定延後舉辦,以避免群聚感染風險。

附件:109年《青年獎章》獲獎者簡介:

  • 王友立先生(負責類),43歲,現任國軍花蓮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

        高中便立志當個軍醫,歷經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及兩年的臨床實習後選擇一般外科,民國91年得知花蓮總醫院人力不足,便自願爭取前往花東服務接觸更多病人並照顧多重疾病的患者。臨床工作之餘,進入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管所進修,並榮獲傑出畢業生。

  代表國軍花蓮總醫院在花蓮EOC主辦之複合式災難演練中擔任第一階段醫療指揮官,獲得花蓮縣衛生局醫政業務表揚,103年榮獲國防部陸軍優良軍醫、104年花蓮縣社會優秀青年等殊榮。

  0206花蓮地震時,前往雲翠災區並成立醫療站參與救援救災行動,此外,主動爭取參與國軍醫療背包及急救包的研發並多次擔任消防局EMT講師及民間機構戰術醫療顧問,持續為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鄉盡己之力。其盡忠職守,不避艱險,達成工作任務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朱愛琪小姐(公益類),40歲,現任社團法人天使協會創會理事長。

        受父母影響,一直以志工為人生志願,大學創立手語社並參加救國團的各項服務工作,在畢業前更成立愛心醫療手語服務隊,成為手語表演藝術工作者。成為專職手語翻譯,參與聽障奧運擔任國家代表隊隨隊秘書暨手語翻譯,同時成立EZSPACE共享空間無障礙咖啡館,服務更多身心障礙的朋友,104年榮獲台北市優秀青年等殊榮。

        108年成立了天使協會,帶領志工及弱勢團推動各項公益活動,同時擔任「伊甸社福基金會」、「混障綜藝團」等弱勢身障團體志工,並長期資助「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及「罕見疾病基金會」等弱勢族群,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不間斷。期許自己讓愛延續用善的力量影響世界,成為自己與他人生命中的天使。其推行社會服務,熱心公益事業、關懷弱勢族群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周上觀先生(國際類),31歲,現為周大觀基金會國際交流中心執行長。

        八歲就失去罹患罕見癌症的兄長-周大觀,便隨著父母走訪台灣及世界各地的大小醫院病房,傳遞盼望與歡樂,特別於西元2000年,代表台灣獲得聯合文教科文組織-未來之星的肯定。在擔任替代役期間,他自願到了偏鄉學校服務非行少年,開始長期關心這些需要被鼓勵的邊緣青年。

        返回基金會接下國際交流中心執行長後開始統籌一系列「讓台灣的愛感動世界」系列公益活動,結合國際青年先後走訪了哥倫比亞、柬埔寨、越南及肯亞等近40個國家地區,在公益活動上不遺餘力。

        公益活動不只是給予,更是學習尊重與謙卑的旅程;在陪伴唐寶寶、癌症病童及其家屬以及非行少年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也看到了自己的責任。「不是等世界向我們走來,而是我們帶著愛走向世界」。其結合活動促進國際合作交流與志願服務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林明旦先生(仁愛類),44歲,現任新竹市消防局分隊長。

        服務24年來扮演著消防先鋒的角色,公務之餘仍充實進修,取得國立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身為第一線救災救護人員,全力以赴身先士卒參與九二一大地震、莫拉克風災、梅姬颱風及0206地震等災害搶救任務,曾獲頒新竹市模範公務人員及消防最高榮譽「鳳凰獎」殊榮。

        藉由豐富的救災經驗來針對裝備器材提出改善措施,並設計簡易指揮手勢提升救災效率;學有專精並擁有救災救護教官資格,秉持著教學相長的精神,多年來擔任消防教育及民間救難團體等訓練教官,為消防救災的教育訓練盡心盡力。災害不可能不會發生,提昇救災能力學識技能才能夠幫助到更多需要援救的人。其冒險犯難,捨己救人,協助地方災害救助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林彥良先生(孝親類),23歲,現為國立臺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研究生。

        孝順長上關懷獨居長輩、關心境外生協助適應校園、數位課輔陪伴偏鄉學童課餘時間、接待國際外賓拓展國際視野,珍惜每一次服務的機會。

        加入華山基金會等公益團體,關懷獨居老人、舉辦偏鄉營隊。在新後安好鄰居社區發展協會擔任志工並參與高雄市仁武區後備軍人輔導中心,協助高雄石化氣爆救援任務。此外,更榮獲106年全國好人好事代表『八德獎』、107年全國敬老楷模、連續三年獲全國孝悌楷模、大專優秀青年、保德信青少年傑出志工獎…等多項殊榮。

        「人一生只能活一次,每次的服務代表經歷另一個人生」,珍惜每次的服務機會,也從中學習到許多經驗,將經驗化為下一次服務的創新,希冀能讓下一次的服務更盡善盡美。其孝親睦鄰、敬老尊賢及實踐助人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陳田育先生(博學類),37歲,現任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精神科醫師。

        醫學院就讀期間,曾擔任醫學系系學會會長,並與多校醫學生於台灣籌辦大型的國際醫學生會議,展現其團隊整合與跨領域合作的能力。

        在國防部軍醫局的支持下,獲得至美國哈佛醫學院麻州總醫院睡眠中心進修的機會,返國後利用公餘時間至陽明大學腦科所攻讀博士,並專心致力於睡眠醫學相關研究。已連續三年於國內外醫學會獲頒研究論文獎,並獲得紐約時報與朝日新聞等國際媒體報導,持續在「睡眠疾病檢測」、「失眠症創新治療」、以及「安眠藥物使用安全性」等議題鑽研,透過研究提升國人的睡眠健康。

        醫學的進步需要透過嚴謹的學術研究,在壓力繁重的醫學臨床工作之餘,保持獨立思考,透過團隊合作與實證研究,精進醫療處置與品質,進而造福人群。其努力學術研究、開創新知、提升醫療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黃清輝先生(有恆類),42歲,現任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組長。

        投身軍旅生涯,曾任排長、副連長等職務,92年考試轉任於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科技軍官,並於上班之餘在職進修碩、博士,103年榮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

        現任台中航空研究所氣動力學組長,正維持運作國內最大測試段之「低速風洞」及「三音速風洞」試驗設備,建立東南亞最大規模之風洞測試硬體系統,滿足國機國造先進氣動力外形設計驗證工作;18年來歷經執行國內無人飛行載具(UAV)研發及測試工作及兼任彈射型無人機總工程師,完成首款無須跑道可自動起降之中型無人機,滿足機動目標偵蒐需求。

        從事研發整合測試歷程,常面臨種種挑戰及考驗,追求「唯一」並非「第一」為成功信念,耐心蓄勢累積實力,勇於面對人生經歷變化挑戰。其長期努力、鍥而不捨推動國防自主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曾開源先生(忠義類),41歲,現為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偵辦違反證券交易法、銀行法、逃漏稅捐及詐欺等多起重大經濟犯罪案件全獲有罪判決。長年參與法律修正與國際事務,擔任刑法研修小組研究員、辦案要點小組、國際研討會外賓接待,並完成台美首例同步視訊證人(Deposition)事務,在工作崗位上全力維護我國法治。

        受法務部選派取得美國賓州大學法學碩士學位歸國後,推廣法治教育,除擔任司法官學院講座、教育部防制詐騙講師、警察局訓練講座、校園巡迴法治教育講師外,另受邀至各基金會等公益團體及其他學校、法人積極進行法律宣導,亦曾就時事法律問題多次投書媒體、發表文章,並擔任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板橋分會審查委員,協助經濟弱勢或原住民獲得法律扶助,本於熱忱奉獻所學回饋社會。其檢舉弊害、伸張正義、致力於維護法治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楊昆弼先生(強身類),22歲,現為國立台灣體育大學學生。

        從11歲起接觸不定向飛靶射擊並長期持續接受射擊訓練,參與國內外各項賽事表現亮眼。曾參加2016年里約奧運,在2018年雅加達巨港亞運決賽中,射出平世界紀錄的48分奪得亞運金牌;2019年在拿坡里世大運男子不定向飛靶中,以預賽122分第一名進入決賽,並獲得金牌。2020年將二度挑戰運動賽事的最高殿堂¬¬¬¬¬¬¬¬¬¬¬¬¬¬¬¬¬¬¬-東京奧運。

        成功從來不是靠僥倖,這是在射擊當中深深體悟到的事情。射擊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運動項目,每一次擊發都是新的開始。獲勝只有一種方法-就是穩穩地面對下一個飛出來的泥盤。唯有努力練習,不斷砥礪自己、不斷地超越自我。期望在這次奧運比賽中綻放光芒,再創巔峰。其發揚體育道德、爭取榮耀之運動員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 劉俊良先生(勤學類),38歲,現任崑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及廚藝系專技助理教授。

        從事餐飲教育工作至今己達13年,代表台灣參加國際廚藝競賽榮獲獎牌累積49面;指導學生榮獲獎牌210面,更於2012代表台灣參加「中餐奧林匹克世界烹飪大賽」現場熱菜烹飪榮獲金牌,以及2012新加坡FHA《御廚》國際中餐筵席爭霸賽榮獲現場熱菜烹飪—御廚特級金牌。

  2015-2019年間多次受邀至美國、加拿大等地廚藝展演,將台灣傳統美食菜餚與小吃推銷至國際。認真投入餐飲教育工作,深獲長官及學生好評,亦獲得台灣101名廚表揚、世界美食藥膳名師、海峽兩岸十大餐飲名師、技職之光-技職傑出證照達人、106年度社會優秀青年楷模等多項榮譽殊榮。

  深耕餐飲教育,堅持熱忱於專業領域並自我精進,為技職教育貢獻服務,無私指導及技藝傳承青年學子,帶領學生踏上國際舞台,推廣台灣美食,讓世界看見台灣。其學習精進、技藝傳承、為國爭光之精神,足為青年楷模。

        救國團未來青年工作展望,近年本團持續與全國大專院校加強聯繫、擴大接觸、強化活動,目前已有100所大專院校與本團簽訂多元合作方案,使本團與學校的合作關係更加密切。在許多活動當中,本團也主動與簽約學校聯繫,希望推薦優秀同學參加。近期我們也恢復舉辦大專院校自治性、康樂性、體能性、學藝性等社團負責人觀摩交流活動。總之,提升青年服務工作的強度廣度和深度,將是我們未來工作的重點。

        此外,未來本團將持續加強邀請更多優秀同學參與救國團活動。如社團交流與各項大專活動營隊等活動,擴大邀請優秀青年參與,期以擴大本團對青年與大專校院的影響力,真正落實「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為國家服務」的目標。

        在大專輔導教授部份,本團積極伸出觸角,以理念與誠意,爭取認同和支持,像是去年的「國際經貿事務研習營」,我就特別將當年創辦這個營隊的陸雲教授邀請回來,重新調整課程、輔導教授和服務員的陣容,令營隊風華再現。

       我們也多方力邀大專院校校長,擔任我們各受託營運運動中心的主委和指導委員,讓運動中心的工作更加蓬勃。目前我們也定期與大專院校校長舉行座談,另本團各縣市許多義工為現職高中職校長,未來也希望逐步恢復各縣市高中職校長座談,目前嘉義已經開始推動。

        總之,青年工作的加強,將是救國團未來工作的推展重點,誠如 經國先生告訴我們的:「祇要政府(救國團)永遠和民眾(青年)在一起,民眾(青年)便和政府(救國團)在一起;祇要是為民眾(青年)著想、符合民眾(青年)利益的事,也就決無得不到民眾(青年)贊同之理。」我們不是為任何政治團體培養青年幹部,我們的目標是為國家的未來培養能明是非、辨善惡、通事理,而且具有國際觀、專業和人文素養、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及領導力,又具有責任感、使命感的人才。

1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聯合新聞官網:

https://unitednewsgroup.com/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聯合新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nitednewsgroup/

讀者投稿專欄請至聯合新聞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3535827325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