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古董/臺北報導
新住民子女如何在母親的原鄉文化薰陶下成長茁壯?移民署臺北市服務站邀請母親來自湖南的新住民二代子女李倚瑄,分享兒時於湖南的成長回憶,也向在場的新住民朋友分享湖南的特色及飲食習慣,臘味與辣味飄香時,總喚起思鄉情懷。
李倚瑄指出,湖南最著名的就是臘肉,臘肉製作主要步驟為醃製、風乾,過程工序繁複,也很費時,但是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母親雖在臺灣已生活多年,年節期間也會自己製作臘肉,做為年節必備佳餚。
移民署臺北市服務站家庭教育課程透過「抓住春節的尾巴:手作燈籠」活動,讓在場的新住民朋友感受臺灣年味的氣氛,代表牛年的造型燈籠,也對牛年「扭轉乾坤」的新期許,現場的新住民朋友互相分享家鄉過年節的習俗,為活動增添多元文化色彩。
李倚瑄目前就讀大學航空服務相關科系,從國小四年級開始,便在母親及親友的支持下,參與伊甸基金會的各項培力活動,利用新住民子女的多元文化優勢及成長經歷,協助更多新住民的下一代增進對自身的認同感,李倚瑄在課餘時間也熱中參與各類公益服務活動,例如體驗青農生活及舉辦寒暑假營隊活動,透過積極投入公益活動,她要證明新住民二代也同樣是臺灣的小孩,也能利用自己的力量守護臺灣這片土地。
李倚瑄分享,在湖南,春節收尾家家戶戶要吃糯米湯圓,還有與家人一同觀賞燈會,也是元宵節的慶祝活動之一;李倚瑄說,湖南人嗜辣的飲食文化,笑說「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今年春節與母親的團圓飯裡,就有一道剁椒魚,還有自製的湖南臘肉、罈子菜等,簡單的菜餚將母親的思鄉之情表露無遺。
同樣來自湖南的姜美香也分享在臺謀職的經驗,96年嫁來臺灣、104年投入就業市場,她選擇電視購物這一新行業,早上9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有時間照顧家庭之外,透過電話行銷創造客戶需求進行產品銷售,公司提供內部大數據優質會員名單,無須擔心客戶來源與人際關係,百分之百內勤電話開發工作,不用在外辛苦奔波,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
移民署臺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表示,服務站為新住民提供的家庭教育課程,是為協助初次入境的新住民更快速融入臺灣的生活,並提供相關法律諮詢,讓新住民更能簡單清楚的了解在臺生活的權益;另移民署為提供新住民及其子女適當關懷扶助及獎勵,目前辦理「109學年度新住民及其子女培力與獎助(勵)學金計畫」,藉此計畫激勵努力向學,同時協助減輕家庭生活負擔,達到國家人才培育目的,提醒本計畫報名期間自110年2月22日至110年3月31日止,鼓勵符合資格之新住民及其子女報名,相關詳細資訊可至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新住民照顧服務專區」查詢。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新聞官網: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新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nitednewsgroup/
讀者投稿專欄請至新聞臉書: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