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節用/整理報導
由全教總、學生社團、語言學者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的停止雙語政策倡議,三天不到就宣告成案,參加附議的民眾人數並於5月28日正式破萬,凸顯社會對政府強推雙語政策、嚴重侵害教育品質的憤怒。
為使政府嚴肅正視雙語政策亂象,以及錯誤政策對國家未來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連署發起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應謙卑道歉並停止錯誤政策。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
「雙語政策」雖已更名,但相關計畫推陳出新,經費更是不斷加碼,推動幾年來,已然出現許多亂象,各地方政府之間甚至出現日益紊亂的軍備競賽,繼續堅持推動這樣的錯誤政策,不僅無法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反而將嚴重傷害學生基本學力與台灣整體教育品質。
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廖咸浩強調:
在AI的時代,只有兩種人,一種被AI使用,一種使用AI。前者將被AI取代,而後者將成為未來的主人。兩者的差異就是後者有創意(有豐富的知識、批判的思考及活潑的想像),前者沒有。在已來到眼前的未來,翻譯將成為主要資訊傳播的方式,因此,真正能培養創意是本國語言,而非外語。如何因應AI的強勢衝擊,改造教育體制,培養有創意能力的人才,才是政府的燃眉之急,而不是以舊時代思維硬推雙語政策,大量製造知識匱乏、思考粗疏、想像貧乏,因而毫無競爭力的「次AI人力」。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
最近公布的2021 PIRLS「促進國際閱讀素養調查」(57個國家地區參加,台灣在疫情停課前已完成調查),台灣參加4屆、逾15年來,首度出現小四學生中文閱讀能力下滑的現象,平均分數為544分,比2016年的559分明顯下滑。更值得注意的是,低分水準以下的比例增加,意即高、低能力學生的差距拉大。提升英語能力固然重要,但台灣社會文化環境中一般民眾使用英語交流尚未普及,多數非英語教師也尚未具備以英語流暢教學的能力,這幾年來強推雙語國家政策,已造成孩子普遍國語文能力退步,學習M型化也更加嚴重。國教行動聯盟代表全國家長,要求政府應確實檢討錯誤政策。
學生團體EdYouth共同發起人,現就讀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的李瑞霖說明:
根據EdYouth進行的國高中英語學習狀況調查,多數學生認為雙語教育負面影響了其他學科的正常教育,並加劇教育M型化危機,讓雙語政策淪為英文軍備競賽:少數的強者愈強,卻犧牲了大多數學生應有的學習權益。李瑞霖也補充,雙語政策更會造成原先已經複雜的108課綱制度失焦亂套,學生找不到學習的真正目的與重心,反成政策自打嘴巴下的犧牲品。李瑞霖建議加強英文實力,應該要回歸英文學習的本質,強化部定及108課綱框架下既有英文課程才是重點。此外,賴清德副總統先前在公開場合允諾會針對2030雙語政策「敞開心胸聆聽教學現場的建議」,但目前仍不見學生參與實質政策討論,過往的學生意見也多被罐頭回覆搪塞。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
政府規劃的雙語國家政策計畫書,就設定「2030年達到超過90%高中以下學校落實英語課採全英語授課之目標」,從今年2023來看,七年內九成的國中小和高中都要用全英語上英文課,讓不少老師感覺「壓力山大」,現在讀國高中的學生紛紛喊「幸好不會遇到」。立法院法制局早就建議,「若無完整之配套措施,貿然推動雙語教育,恐造成反效果。為使雙語教學政策順利實施,建議透過課後社團等自願性的活動,促進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能力,且在相關配套制訂完整,並經由小規模試辦後,再全面推行。」
青民協收到高中學生反映,認為政策鼓勵大家說英文、聽英文的想法是好的,但還是可以適時介入華語的解釋,因為即便語言學習需要環境的沈浸,但如果學生是在連基本的單字都不熟悉的狀況下進入全英環境,教學只會帶來反效果。也有已在高中上過全英語課程的學生認為,如果教學的內容仍與考試連結,還是需要中文的輔助,以漸進的方式調整比較好,尤其應該也要考慮到學生間的英語基礎落差,設計銜接的方式與教材。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有鑑於此一錯誤政策嚴重侵害正常教育發展,甚至影響國家未來,全教總要求藍綠白三位總統候選人明確表態,呼籲朝野應誠實面對所謂雙語政策的帶來的亂象,並儘快回應以下訴求:
一、停止「雙語政策」並暫停《雙語國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之法制化。
二、暫停教育部、國教署以「雙語國家」、「雙語政策」為名之相關補助要點,回歸英語正常化教學之補助精神。
三、檢討不當績效指標,停止相關雙語政策之評鑑作業,以減輕學校壓力。
四、教師甄試回歸專業,停止非英語科教甄以英語進行口試與試教之錯誤政策。
五、提升並活化英語教學品質,英語不應成為其他學科之指定教學語言,以維護學生基本學力。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報社新聞官網: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報社新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nitednewsgroup/
讀者投稿專欄請至報社新聞臉書: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