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哥說書//與海岸山脈有約的白冷會修士!

唐大哥說書

與海岸山脈有約的白冷會修士!

第三篇 

薄薄的双唇,濃濃的双眉,湛藍的双眼,長的英俊挺拔,渾身散發無限的魅力!看倌們!你們如果認為我是在形容外國影視男星,那就錯了!我是在寫“紀守常神父“!

他是早期白冷會的傳奇人士,將一生全獻給了東海岸,尤其是位於蘭嶼的達悟族同胞,最後犧牲了寶貴的生命!

半個世紀前,蘭嶼是漢人眼中不折不扣的蠻荒之地,在没有飛魚來臨飢荒時,島上居民被迫以山藤裹腹,全世界唯一自願前往的傳教士,就是紀守常!

在那個年代,普遍上漢人是瞧不起原住民的,同樣是東部原住民又瞧不起達悟族!每當碰到没有足夠的糧食時,紀神父總是噙著淚水,咬緊牙關丢下一句“我來想辦法“!就這麼把千斤重擔接下來!

人的真性情應該是假裝不出來的,有一張照片,圖中紀神父戴著達悟族的銀頭盔與達悟耆老相擁的神情,反映出紀神父是多麼真心喜歡一無所有的達悟族朋友。

1970年紀神父自台東搭夜車,送兩位原住民女孩到西部就業,在台南車禍身亡,享年不到50歲!全蘭嶼人悲慟不已!當地政府自動降半旗致哀!蘭嶼的信徒為這位深受他們喜愛與敬仰的神父冠上“蘭嶼之父“的尊稱。

他們深深記得這位與他們同歡笑、同哭泣的瑞士人,帶領他們與窮困奮鬥,對抗外來的欺壓與岐視,更因神父的熱情,重振了他們失落已久的自尊與自信!

紀神父的墓位於台東東河鄉附近的小馬天主堂後面,無數的觀光客經過東河鄉時,只知道去排隊買東河包子!唉!這麽一位了不起令無數人敬仰的修道者,簡單的墓上只記著生卒年之外,就甚麼也没有了!

好一位瀟灑來去,一無所有的人!

 

趨勢創新-唐大哥說書

與海岸山脈有約的白冷會修士

第四篇-完結篇

 再怎麼刻骨銘心的感動,也終會過去,最後成為歷史,或不復被人記憶,灰飛煙滅!就像太平洋捲起的浪花,乘風飛行的泡沫,隨風而逝…….

只有很少數的有心人,會記得在二十世紀的50年代,有一群白冷教會的修道人,他們從富裕的瑞士,横跨半個地球,來到貧困的台湾東部,在這裹建立起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智障中心……

在燃燒了黄金歲月後,長眠於此!肉身化為海岸山脈的一部份,也化為風,也化為雨,化為海潮音,更化為萬物,繼續關懷他們最愛的東台湾……

是決絕?是誓言?是殉道?是義無反顧?是最深情的奉獻?還是堅持一份永不懷疑的信仰?

美好的仗,白冷會修士已經打過了!他們的燃燒生命熱情,成了善良台湾“蓬萊文明“的一部份,深深印在很多台湾人的心中。

海岸山脈在台湾人心中是“後山“!是多出來的一部份!卻年年擋住一個又一個的颱風,是台湾的擋箭牌,哦!是擋風牆!保護著台湾。

永遠面向浩瀚的太平洋,迎著每日最早的日出,何其壯闊?何其偉哉?所以將東海岸看成是台湾的“大門“,把西部台湾看成是“後院“,有何不可呢?

真心感謝白冷會修士,對台湾東部無私的奉獻!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生活在台湾的人,是否也應承繼白冷會修士的精神,繼續關心在東海岸偏鄉的弱勢同胞與原住民呢?

唐大哥想在花蓮豐濱復育“蓬萊田“!是愚公移山,不自量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坦白說,有時也會有“怯懦“的時候,但比起白冷會修士的無私情懷,那又算甚麼呢?

邀你做一個今生“與海岸山脈有約“的趕集人吧!

END……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