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學智/整理報導
「公開觀課」怎麼做?! 全教會用手冊告訴大家
十二年國教課綱如果在108學年度準時上路,將來每位老師都必須在每一學年進行公開觀課。到底公開觀課要怎麼做才能引導教師專業成長,而非形式上的業務?此一問題攸關公開觀課制度的成敗,全國教師會(全教會)推出「觀議課實務手冊」,以期公開觀課能讓成為教師的專業對話。
2014年,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總綱內明訂,「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次」全國教師會認為教師公開授課屬於教師專業成長,應訂在教師法相關辦法中,且應有明確規範。因此,放在課綱內顯然是擺錯位置,紊亂法制,所以表達反對放入課綱的立場。然而,全教會依然致力於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對話,除了積極規劃與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外,也積極推動適切的「公開觀課」模式,當下出版的「觀議課實務手冊」便是期許各校在推動教師公開觀課時,能有合適的做法,促成真正的教師專業對話與成長。
公開觀課還未上路,但全教會已接獲許多關於公開觀課的錯誤訊息,例如:公開觀課就是教學觀摩、需受過教專評的人才能進行觀課、公開觀課要書寫詳細的教學方案、會拿來做評鑑……等等,這些錯誤訊息都可能造成教師的抗拒,讓公開觀課流於形式。因此,全教會在高雄市教師會的協助下,從第一線教師的角度來推動適合教學現場的公開觀課模式,以避免錯誤方式影響公開觀課制度。
負責策畫這本「觀議課實務手冊」的高雄市教師會理事長董書攸說明手冊的起源:從106年開始,高雄市教師會積極參與國教師會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組建計畫」,大力促成各校成立「基地班(教師學習社群)」,更積極邀約優秀的翻轉教師擔任本系統的「輔導諮詢教師」。這次的規劃與一般「教師學習社群」不同的是,「基地班」除了強調「教師間的專業對話」,更將「共備、觀課、議課」整套流程納入運作主軸。透過一年多的「基地班」運作經驗,加上基層的回饋,我們發現,教育現場對於「公開觀、議課」的理解與想像其實有著南轅北轍的歧異~有「以教學觀摩為想像」的恐懼;有「以觀課為名,實為教師評鑑」的疑慮;甚至有「教師分級」的耳語;也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心態。參與支持系統的夥伴們深感疑慮與恐懼可能阻礙教學專業的發展,因此,用第一線教學實務的角度編撰《觀議課實務手冊》,提供老師理解公開觀課的意義。
董書攸也闡述了公開觀課的重要原則,包括:
- 觀課的內容由教師同儕彼此共備而成,觀課者與被觀課者有足夠的理解與默契,觀課過程是在安全的氛圍中進行。
- 觀課夥伴以「協助」的立場觀察孩子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可提供被觀課教師更多課堂訊息。
- 公開觀課不是教學觀摩,更不是教學評鑑;授課教師不須做「教學表演」,而觀課者更不用拿著檢核表,替授課教師打分數。
全教會推出「觀議課實務」手冊,無非希望行政機關、學校、教師、家長對於「公開觀課」有正確認知,避免錯誤濫用,才能有效開啟教師專業對話的大門。全教會將繼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也將繼續印製成果出刊,以第一線教師的專業成長需求,引領合適的推動政策,避免錯誤方式扼殺了教師的熱情。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地址:10452台北市中山區民權西路27號2樓
電話:02-2585-7528*303
傳真:02-2585-7559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聯合新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nitednewsgroup/
更多新聞內容請至聯合新聞官網: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